4S店故意损坏零部件产生维修收入,上汽大众、东风日产究竟背锅了吗?
近日,新京报通过记者卧底,对上汽大众、东风日产两家4S门店进行调查,撰写《记者卧底4S门店:破好零件》创收,为业主倾倒清洗剂“做维修”,引发热议。
在调查中,新京报记者发现:一方面,在遭遇事故车辆后,4S店在损坏被认定为“创收”之前,主动销毁完好的零部件,骗取保费;另一方面,在用户基本维护过程中,4S店进行虚假维护,倾倒清洗剂,拦截刹车油和防冻液,多次使用一瓶,只换不修等。
更让人惊讶的是,完全违规、骗取保费和消费者信任的东风日产圣通加盟店,也获得了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颁发的“全国五星标杆加盟店”称号。
一家“五星”加盟店就是这种情况。可以预见,汽车售后市场的这种乱象绝不是个例,更像是行业潜规则。
事件发生后,上汽大众和东风日产迅速表示,将严惩相关4S门店,并整顿渠道。上汽大众和东风日产站在OEM层面说话能杜绝类似事件吗?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有这样一个偷车损害车主利益的事件,责任不仅仅在主机厂,涉及方方面面。其实主机厂在这个过程中能发挥的作用有限。
从东风日产和上汽大众的角度来看,他们不太可能允许和纵容经销商出现这种欺诈性的保险和虚假维修问题。首先,他们不会受益,4S门店赢得的钱最终会进入渠道自己的口袋;其次,一旦发现虚假维护,对代工品牌力的影响将远远大于4S店。然而,4S店被勒令停业后可以东山再起,但贴牌生产下的所有经销商都会遇到消费者信任危机,最终影响市场销售业绩。
然而,问题是不愿意看到此类事件的原始设备制造商的能力有限。东风日产在中国拥有800多家一、二级经销商和近1000家上汽大众经销商。虽然汽车公司有各种监督检查,但具体维修过程的全过程监督比较困难,只能靠例行检查和抽查。
真正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个:
首先是保险公司缺乏管理。
比如上汽大众4S店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4S店的维修人员表面上没有职业道德,实际上是4S店和保险公司理赔员共同的骗保行为。想象一下,如果保险公司监督整个维修过程,索赔人更专业,4S商店的工作人员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摧毁车辆吗?
所以这次事件最大的输家其实是保险公司,造成不必要的理赔。
处于危险中的用户知道,在交警处理事故后,主要的保险索赔人将根据规定确定损失,然后将其移交给4S商店。后续的维护和后续费用基本与你无关。其实你不需要在意费用的细节,因为保险公司已经给你赔付了。
这就使得4S店甚至理赔人和4S店有可能联合骗保,所以保险公司必须加强这一环节的透明度,使理赔流程清晰规范。
猜你喜欢
冬季来临 如何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值得注意这些地方的维护